众所周知,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病等众多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减肥,是降低这些疾病发病风险的有效手段。
问题是,谁都知道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无奈flag总是立了倒,倒了立。好不容易开始行动,小有成效,“瓶颈期”和“反弹”又会找上门来,搞不好便功亏一篑,甚至越减越肥。
运动、节食、低卡饮食、减肥药、手术……减肥方式五花八门,长远来看,究竟哪种最不容易反弹,对健康最有利呢?什么情况容易适得其反呢?
近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Qi Sun教授带领司可艺博士、胡洋博士等,在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减肥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我们一解疑惑[1]。
论文首页截图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约10万人长达24年的随访数据,探究了不同减肥方式(低卡饮食、运动、低卡饮食+运动、节食、商业减肥项目、减肥药,以及后三者的混合)与体重变化、2型糖尿病(T2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上述关联的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减肥前的体重状态。
对于减肥前处于肥胖状态(BMI≥30 kg/㎡)的人来说,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减肥,只要减重4.5+公斤,4年间的体重增量就会比不减肥的人低0.3%(混合法)至4.2%(运动),24年内患T2D的风险则比不减肥的人低13%(减肥药)至21%(运动)。也就是说,肥胖人群只要减肥就比不减强,不必过分纠结怎么减。当然,对比来看,运动最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T2D。
与此相反,体重正常(BMI<25 kg/㎡)的人如果减重4.5+公斤,则只有运动组的体重和T2D发病风险没有显著增加,用其他方式减肥的人4年间的体重增量比不减肥的人高1.0%(低卡饮食)至3.7%(混合法),T2D发病风险升高30%(低卡饮食)至54%(减肥药)。也就是说,体重正常的人如果过度减肥,不仅会越减越胖,还会增加T2D发病风险,得不偿失。
在超重(25≤BMI<30 kg/㎡)人群中,商业减肥项目、混合法、减肥药不利于控制体重增长,且T2D发病风险分别较不减肥的人增加16%、28%和42%,其他减肥方式与T2D发病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下面咱们来看看这项研究的具体情况以及上述结果的潜在原因。
研究人群源自美国著名的三大队列——医生队列(HPFS),护士队列I(NHS I)和护士队列II(NHS II)。它们分别始建于1986年、1976年和1989年,自此每2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记录这些医护人员近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信息,包括本研究关心的体重和T2D确诊情况,随访至今仍在继续。
1992年时,问卷调查了HPFS和NHS I人群过去4年中最近一次减重4.5+公斤所采用的减肥方式(多选题),选项包括低卡饮食、运动、节食、减肥药、商业减肥项目、手术和其他,1993年NHS II的问卷也问了相同的问题。由于不知道开始减肥的具体时间,将减肥前的1988/1989年作为研究的基线。
为便于统计分析和结果解读,研究人员排除了手术减肥的人(人数过少)和减肥方式选“其他”的人(不明确),然后根据各减肥方式排列组合的占比情况将其重新分为互斥的7组:①低卡饮食;②运动;③低卡饮食+运动;④节食;⑤商业减肥项目;⑥减肥药;⑦混合法——④⑤⑥至少3选2。
排除①没有回答减肥问题;②1992/1993年之前确诊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③基线BMI、年龄或T2D确诊日期缺失;④1992/1993年后各次随访体重数据均缺失等一系列不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后,最终分别有93110名和104180名医护人员被纳入“体重变化分析”和“T2D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53.2%的医护人员在过去4年中有过减重4.5+公斤的经历。如下图所示,总体来看,不管是否减肥、采用什么方式减肥,减肥后的体重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不同减肥方式有不同的体重变化轨迹。
基线(1988/1989年)后10年间各减肥方式下的体重变化情况
如下表所示,各减肥方式与体重增量(100%*[随访时的体重-基线体重]/基线体重)的关联在不同初始体重状态下差异显著。
在肥胖人群中,各减肥组在1988/1989~1992/1993这4年间的体重增量均低于不减肥组(均差:-0.3%~-4.2%);而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除运动组外,其余各减肥组的体重增量均高于不减肥组(均差:1.0%~3.7%)。
在所有减肥方式中,运动组4年间的体重增量最小(肥胖:-0.7%;超重:2.0%;正常:2.6%)。如果将随访时间拉长到10年,不管基线体重状态如何,减肥药、商业减肥项目和混合法这三组的体重增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减肥方式。
各减肥方式下的基线体重与4年、10年体重增量
减肥方式与T2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也遵循类似的规律。
在肥胖人群中,各减肥组的T2D发病风险均低于不减肥组(风险比:0.79~0.87);而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除运动组外,其余各减肥组的T2D发病风险均高于不减肥组(风险比:1.30~1.54)。
各减肥方式与T2D发病风险的关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综合体重变化和T2D发病风险的结果来看,当肥胖人群采用低卡饮食、节食、商业减肥项目、混合法减重4.5+公斤时,尽管随访后期这些人的体重显著高于不减肥的人,但是他们的T2D发病风险更低。这提示我们,减肥的益处不限于体重降低,即便减重优势不再,长久来看,减肥仍有助于预防T2D,减过就比不减强。
为什么不同体重状态的人减肥会有不一样的体重变化和健康效应呢?为什么运动减肥最有益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T2D?
这就要从几个非常有趣的人体机制说起。
第一个机制是代谢适应,指的是当能量摄入量小于消耗量的时候,身体出于自我保护发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
例如促进食欲的激素(胃饥饿素)分泌增多、脂肪堆积增加、抑制食欲的激素(瘦素和胆囊收缩素)分泌减少、代谢率降低。这些变化会阻碍体重进一步下降,甚至为体重反弹埋下伏笔[2-5]。
运动之所以优于其他减肥方式,是因为它可以引发一些与此相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适应性变化,例如维持激素稳态、增加能量消耗和脂肪氧化、降低脂肪细胞体积[5-7]。此外,运动还能够打破肥胖与压力之间的恶性循环,并在体重不降的情况下依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8,9]。而且,与其他减肥方式相比,运动更有利于消耗脂肪、保留肌肉,二者分别是T2D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所以运动减肥预防T2D的效果更好[10,11]。
减重与反弹过程中脂肪与去脂体重的变化情况[12]
第二个机制是脂肪过度反弹——减肥时脂肪和肌肉都减少,但脂肪反弹的速度比肌肉快,当脂肪弹回减肥前的水平时,反弹并不会就此打住,而是要等肌肉也弹回原水平才算完。这期间脂肪还会继续堆积,所以最后反而比减肥前囤积了更多的脂肪[12]。
先前有研究发现,体重正常人群减肥损失的肌肉量比超重/肥胖人群的更多,因此他们的脂肪过度反弹效应会更强[13]。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体重正常的人过度减肥会越减越胖,并增加T2D发病风险。
总的来说,肥胖人群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减肥,只要减重4.5+公斤,就有利于长期预防T2D,其中运动减肥的健康收益最为显著;但是体重正常的人在决定大幅减重时应更加慎重,以免增加患T2D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Si K, Hu Y, Wang M, et al. Weight loss strategies, weight change, and type 2 diabetes in US health professionals: A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22. Published 2022 Sep 27.
[2] Greenway FL.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to weight loss and factors favouring weight regain. Int J Obes (Lond). 2015;39(8):1188-1196. doi:10.1038/ijo.2015.59
[3] Dulloo AG, Miles-Chan JL, Schutz Y. Collateral fattening in body composition autoregulation: its determinants and significance for obesity predisposition. Eur J Clin Nutr. 2018;72(5):657-664. doi:10.1038/s41430-018-0138-6
[4] Leibel RL, Rosenbaum M, Hirsch J. Changes in energy expenditure resulting from altered body weight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 1995 Aug 10;333(6):399]. N Engl J Med. 1995;332(10):621-628. doi:10.1056/NEJM199503093321001
[5] Lean ME, Malkova D. Altered gut and adipose tissue hormone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individuals: cause or consequence?. Int J Obes (Lond). 2016;40(4):622-632. doi:10.1038/ijo.2015.220
[6] Redman LM, Heilbronn LK, Martin CK, et al. Metabolic and behavioral compensations in response to caloric restric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weight loss. PLoS One. 2009;4(2):e4377. doi:10.1371/journal.pone.0004377
[7] Thompson D, Karpe F, Lafontan M, Frayn K.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in the regulation of human adipose tissue physiology. Physiol Rev. 2012;92(1):157-191. doi:10.1152/physrev.00012.2011
[8] Chaput JP, Klingenberg L, Rosenkilde M, Gilbert JA, Tremblay A, Sjödin A. Physical a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dy weight regulation. J Obes. 2011;2011:360257. doi:10.1155/2011/360257
[9] Duncan GE, Perri MG, Theriaque DW, Hutson AD, Eckel RH, Stacpoole PW. Exercise training, without weight loss, in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postheparin plasma lipase activity in previously sedentary adults. Diabetes Care. 2003;26(3):557-562. doi:10.2337/diacare.26.3.557
[10] Son JW, Lee SS, Kim SR, et al. Low muscle mas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findings from the KoGES. Diabetologia. 2017;60(5):865-872. doi:10.1007/s00125-016-4196-9
[11] Hocking S, Samocha-Bonet D, Milner KL, Greenfield JR, Chisholm DJ. Adipo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s: the role of the different tissue and cellular lipid depots. Endocr Rev. 2013;34(4):463-500. doi:10.1210/er.2012-1041
[12] Dulloo AG, Jacquet J, Montani JP, Schutz Y. How dieting makes the lean fatter: from a perspective of body composition autoregulation through adipostats and proteinstats awaiting discovery. Obes Rev. 2015;16 Suppl 1:25-35. doi:10.1111/obr.12253
[13] Cava E, Yeat NC, Mittendorfer B. Preserving Healthy Muscle during Weight Loss. Adv Nutr. 2017;8(3):511-519. Published 2017 May 15. doi:10.3945/an.116.014506
文章来源:奇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