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从精神疾病治疗的「弃子」到「灵药」——裸盖菇素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回顾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裸盖菇素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它是致幻植物的起效成分,近年来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尤其是与心理支持或心理治疗联合使用时。

这种“裸盖菇素与心理支持/治疗(PST)”联合疗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前先接受心理教育,在给药阶段,给药过程通常持续数小时,患者以放松的休息姿态接受给药,并且需要戴上耳机和眼罩,集中注意力,待致幻作用大幅减轻或消失后,交由亲人朋友照护或在医疗环境中进行观察,后续再与医生就治疗体验、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讨论。

裸盖菇素等致幻物质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机制已经有了一些解释,但尚未被完全挖掘,一些早期临床研究报告了裸盖菇素与PST在重度抑郁症、酒精和烟草使用障碍,以及危及生命的疾病相关的焦虑和抑郁中的治疗益处。

在最近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系统性综述,对裸盖菇素与PST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了回顾。他们总结,目前最成熟的证据基础集中在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中,但也存在盲法不成功、样本量小、剂量和PST程序不固定等干扰因素,且目前对作用机制和治疗反应预测因子的了解十分有限。

《AJP:从精神疾病治疗的「弃子」到「灵药」——裸盖菇素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回顾》

研究团队使用“裸盖菇素”作为关键词在PubMed中检索了1998年1月至2023年11月之间发表的论文,最终筛选出了21项开放标签试验或随机对照试验,发表了26篇论文报告了短期和/或长期主要临床结局。

疗效方面,最有力的证据集中在重度抑郁症(MDD)中,包含3项随机对照试验,分别针对轻至中度MDD、中至重度MDD和难治性MDD,与非活性安慰剂、低剂量(1mg)裸盖菇素和活性安慰剂相比,单剂15-25mg的裸盖菇素与PST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其余还有一些设计不太严格的单臂研究。

《AJP:从精神疾病治疗的「弃子」到「灵药」——裸盖菇素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回顾》

研究总结的部分MDD临床试验

由设计不太严格的交叉或开放标签试验提供了有效性证据的还有癌症相关焦虑和抑郁,涉及的裸盖菇素剂量在20-30mg/70kg,相比低剂量或者是活性安慰剂有症状改善。

其他至少有一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适应证仅有酒精使用障碍,一项剂量递增临床试验显示,25mg/70kg,然后30或40mg/70kg的裸盖菇素与PST相比活性安慰剂在32周后,对减少每月重度饮酒天数占比更有效。这一结果与此前一项小型单臂试验的结果相一致。

已经进行了单项早期单臂、开放标签试验的包括强迫症、烟草使用障碍、失志的长期艾滋病老年男性患者、神经性厌食症和难治性躯体变形障碍。

《AJP:从精神疾病治疗的「弃子」到「灵药」——裸盖菇素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回顾》

研究总结的强迫症和烟草使用障碍等疾病的临床试验

剂量方面不同的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差异很大,主要差异来自于固定剂量和基于体重的剂量,21项试验中,11项选择了基于体重的剂量,范围为1mg/70kg至40mg/70kg,其余10项为固定剂量,范围为10mg至25mg。早期的试验绝大多数选择基于体重的剂量,而后期则为固定剂量。

另外,迄今为止,给药次数对临床结果的影响也尚未得到严格测试,多次给药与单次给药相比的是否具有优越性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试验设计方面,在裸盖菇素与PST的试验中,受试者的盲法完整性评估和报告很少,并且不止一项试验提到,裸盖菇素和活性/非活性安慰剂给药后的状况对于受试者和医生来说都是很显而易见的,表明存在功能性揭盲,与之相关的是安慰剂的选择,无法模拟裸盖菇素是导致功能性揭盲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通常不太被考虑的因素是预期效应。对治疗效果的预期在心理治疗中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在抗抑郁药物治疗中也以安慰剂效应的形式广为人知。在裸盖菇素与PST治疗中,广泛积极的媒体报道可能会产生治疗前预期效应,加上致幻体验本身对预期效应的潜在影响,都可能导致混杂效应,目前也缺少对此的标准化处理。

安全性方面,首先,裸盖菇素和其他致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会产生急性影响,提高心率、血压和体温,因此禁止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AJP:从精神疾病治疗的「弃子」到「灵药」——裸盖菇素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回顾》

根据实验和临床数据(黑色)的经典致幻药物的心血管影响以及需要调查的可能影响(蓝色)

现有研究报告的常见急性不良事件包括短暂性高血压、疲劳、头痛、恶心/呕吐、身体不适、心理困扰、恐惧/焦虑、短暂性偏执意念、流泪、欣快感和视觉/知觉改变。不太常见但更令人担忧的不良事件包括偏执、躁狂或精神病症状持续超过典型的意识改变时间窗(5-6小时)。

治疗反应预测方面,相关研究很少,集中在一些主观治疗体验上,有研究显示,产生更大程度的神秘体验(如统一感、神圣感、意识活动、积极情绪、时间和空间的超然感,以及无法言说的感受)与更显著的症状改善有关,但是这些关联在研究间并不一致,并且长期随访数据显示,主观治疗体验与长期临床改善之间不存在关联。

除了这些部分外,综述还讨论了试验通常样本量较小、长期随访数据不足,以及PST的流程不统一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确定最佳剂量、评估预期治疗时间并改善盲法、增加样本量和人群多样性、寻找治疗反应的调节和预测因子、进行疗效比较试验,以及提供准确的医学教育并评估和控制致幻药物使用史等。

在过去的25年中,裸盖菇素与PST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科学证据和公众兴趣激增。目前,此疗法尚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权威机构的批准,这主要是由于已有的证据基础尚未充分发展到保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人员建议根据上述不足与建议继续进行研究,随着积累证据的质量不断提高,他们相信裸盖菇素与PST有朝一日能够被用作合法的精神障碍治疗。

参考文献:

[1] Fonzo GA, Wolfgang AS, Barksdale BR, et al. Psilocybin: From Psychiatric Pariah to Perceived Panace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5; 182(1): 54-78. doi:10.1176/appi.ajp.20230682

本文作者|应雨妍

文章来源:奇点神思

《AJP:从精神疾病治疗的「弃子」到「灵药」——裸盖菇素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回顾》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