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抗肿瘤新疗法人才辈出,各项临床试验数据一个比一个出彩,可以说,人类在与癌症的这场战争中,正逐渐把握胜局。 不过,离彻底的胜利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癌细胞真的很难彻底杀死。 面对抗癌药的猛烈攻势,癌细胞也会…
《自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科学家发现幼崽哭声诱导母体分泌乳汁的神经通路丨科学大发现
前段时间“厌童”的话题很火。说句实在话,马上放长假,一想到长途车上大概率会近距离接触儿童,我还是有点怕的。与其他的噪音相比,小孩的哭闹声,好像确实是要更刺激人的神经。 不过比起我们这些路人来说,肯定是哄不好小孩的当事父母…
《自然·衰老》:石榴中藏有增强造血和免疫的物质!科学家发现,尿石素A可恢复衰老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提升免疫力丨科学大发现
衰老,会损害造血和免疫功能,导致老年人易患感染性疾病或肿瘤。 如果能逆转衰老造血干细胞的表型,让其恢复到“年轻态”,就有望增强其造血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近日,由Nicola Vannini领衔的洛桑…
《科学》:AI又要拯救人类!谷歌推出AlphaMissense,预测7100万个人类错义突变,32%或致病,仅有0.1%已被发现
破解遗传密码是人类对理解生命的终极命题,寻找导致疾病的遗传改变更是其中的重头戏。 人类基因组有上万个基因,可能的基因突变达到百万级,从中寻找致病突变又何异于大海捞针。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这种“妄想”成为可能。 近期,Dee…
BMJ:止疼药和避孕药,谨慎同时使用!超200万人数据表明,非甾体抗炎药+高风险避孕药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11倍有关
我想说,避孕药是伟大的发明。 激素类避孕药的出现,让女性获得了规划生育的能力,增加了女性获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在今天,全世界范围内有5亿女性每天使用激素类避孕药。 但是我们仍然要记得,避孕药始终是一种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和…
《细胞研究》:癌细胞为什么会被“饿死”?厦大科学家首次揭示低糖激活p53促凋亡功能,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丨科学大发现
一说起饿死癌细胞,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有个被饿得气息奄奄的癌细胞形象。 然而,实际上,对于癌细胞如何感知到葡萄糖水平降低,然后死亡,目前仍知之甚少。 今天,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细胞研究》发…
JAMA:自发性脑出血或会随输血“传染”!超百万人分析发现,接受多次自发性脑出血者输血,与发生自发性脑出血风险升高173%有关
自发性脑出血(ICH)有多种不同原因。根据2005年至2010年间芬兰的队列数据,约35%的ICH可归因于高血压,而有20%与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有关。 作为ICH的第二大病因,CAA以错误折叠的β淀粉样蛋白(Aβ)…
BMJ重磅:低剂量辐射致癌远超预期!超30万核工业工人数据表明,辐射累计量每增加1Gy,因癌症死亡风险增加52%
核辐射等电离辐射是公认的致癌物质。 与其他致癌物不同的是,其他致癌物一旦被确认,可以从生活环境中消除,而电离辐射不仅难以消除,近几十年来还在不断增加。 之前基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研究,证实了急性高剂量的核辐射与…
《科学》:肠菌激活肠道吸脂大法!浙大团队领衔发现,特定肠菌会解除肠道吸收脂质的“禁令”,促进宿主发胖丨科学大发现
肠菌不仅会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还会促进肠道将食物残渣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的“干干净净”。 近日,由浙江大学王宇浩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Lora Hooper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自然》:破解癌细胞爱“啃”椎骨之谜!科学家发现一种全新椎骨干细胞,其分泌的蛋白会“呼叫”癌细胞前来聚集丨科学大发现
肿瘤会转移到其他组织和器官,这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骨骼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转移的常见部位,但奇怪的是,同为骨骼,肿瘤转移却更加偏好脊柱等椎骨,而非手臂/腿骨等长骨。 1940年代,有学者提出,这是由于血流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