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伯小远在前面的文章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一)中给大家介绍了关于ATAC-seq的基础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做铺垫很多东西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因此,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ATAC-seq技术。

在基因组DNA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研究基因功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表型变化的原因是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其中许多与复杂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优先位于易接近的染色质区域(染色质可及性或开放性)。ATAC-seq是2013年由斯坦福大学William J. Greenleaf和Howard Y. Chang实验室开发的用来研究染色质可及性的方法。与具有同种功能的DNase-Seq、MNase-seq和FAIRE-Seq相比起来,ATAC-seq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实验只需要很少的起始细胞/组织量(<50000个细胞),信号噪比高。与ChIP-seq、CUT&tag以及DAP-seq相比,并不需要有明确的转录因子或组蛋白修饰位点等。ATAC-seq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组织分化和环境响应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天的内容主要就是给大家介绍ATAC-seq在植物中应用的一些文献实例。别走开,正文马上就要开始啦!

文献案例一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题目:ATAC-seq和RNA-seq联合揭示了AGL18在乙烯-生长素调节果实成熟中的作用

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发表时间:2022.5.26

影响因子:6.751

技术手段:ATAC-seq、RNA-seq、亚细胞定位、Y1H、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ChIP-qPCR、EMSA

这篇文章通过ATAC-seq和RNA-seq组学联合绘制1-甲基环丙烯(1-MCP)不同处理下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挖掘在1-MCP处理下影响果实成熟的关键转录因子以及靶标基因,套路非常简单易学,还能发5分左右的文章哦。
番木瓜(Carica papaya)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水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但番木瓜也是跃变型果实,在成熟期间各种生理变化迅速,极易腐烂,给果实的运输和储存带来极大不便(Sivakumar et al., 2013) 。研究表明,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可以延缓香蕉、苹果和木瓜等水果的成熟和腐烂,适当的1-MCP处理会延缓木瓜果实的变黄和软化。但不当的1-MCP处理会阻碍木瓜的成熟,果实不能完全软化,在贮藏结束时仍具有高硬度。这严重限制了1-MCP在采后木瓜产业中的应用。各种研究表明,生长素和乙烯在水果果实的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生长素和乙烯在木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Petrasek et al., 2009; Tian et al., 2006) 。

研究人员使用ATAC-seq和RNA-seq联合分析来揭示在木瓜成熟过程中用1-MCP处理不同时间的染色质可及性的差异,旨在确定1-MCP处理下延迟和导致木瓜异常成熟的关键差异可及性区域(Differentially accessible regions,DARs)、上游motif和转录因子(TFs)。这有助于确定在与木瓜成熟相关的乙烯和生长素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中起调节作用的基因,这些基因可作为提高水果质量和采后保质期的候选基因(Cai et al., 2022) 。

将果实分为三组,用400 nL/L 1-MCP处理2h(短期),400 nL/L 1-MCP处理16h(长期),0 nL/L 1-MCP在封闭的泡沫箱中持续16h(未经处理的对照)。在处理后一天和六天收集样品,取三个生物重复进行RNA-seq,取两个生物重复进行ATAC-seq(图1)。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 1-MCP处理后木瓜果实进行ATAC-seq和RNA-seq的工作流程。蓝色椭圆代表细胞核匀浆,黄色椭圆代表组织匀浆。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1
1-MCP不同处理下的木瓜果实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ATAC-seq分析了1-MCP短期或长期处理下木瓜果实染色质可及性的变化。PCA(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图2A)显示对照组不同生物重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1-MCP处理2h组的相关系数为0.98和1-MCP处理16h组的相关系数为0.98,不同生物学重复之间具有高相关系数,这表明了该研究采样和数据的可靠性。在1-MCP不同处理下染色质的差异可及性区域(DAR)的火山图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MCP处理2h和1-MCP处理16h的样品中分别鉴定出1179和1219个DARs。此外,与1-MCP 2h样品相比,1-MCP处理16h的样品中鉴定出592个DARs(图2B)。在1-MCP不同时间处理的木瓜样品中,染色质可及性主要位于基因间区和启动子区,这与启动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与对照组相比在用1-MCP处理16h的样品中,下调的DARs显著分布在启动子区。这些结果表明,1-MCP的处理显著改变了染色质的可及性(图2C)。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2 (A)基于ATAC-seq reads数的Pearson相关性聚类热图;(B)1-MCP不同处理下染色质的差异可及性区域(DAR)的火山图。FDR≤0.05且倍数变化≥1.2或≤0.8表示DAR显著。红色圆圈表示上调的DARs,蓝色圆圈表示下调的DARs;(C)不同处理的木瓜果实样品之间DARs在基因组区域(启动子、内含子、编码外显子和远端基因间区域)内的分布情况。

对1-MCP处理上调或下调DARs关联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表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在1-MCP阻碍果实的成熟和软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3 1-MCP不同处理下木瓜果实DARs关联基因的KEGG富集bar图。

1-MCP不同处理中DARs关联的转录因子(TF)数据显示,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2h和16h的样品中下调的TFs数量远多于上调的TFs。其中,MADs-M型TFs在1-MCP 2h与对照组相比下调的TFs中占大多数。而在1-MCP处理16h和2h相比上调的TFs中,MADs-M型是唯一差异表达的TFs。在成熟过程中,不同的1-MCP处理显著影响了其他TFs,如MYB、NAC和AP2/ERF-ERF。这些结果表明,MADS-M型转录因子(又称MADS-box转录因子)在1-MCP处理下的木瓜成熟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表1)。

已有研究表明,MADS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通过多种机制调控植物的成熟。在番茄中,SlMBP9(MADS-box基因之一)调节PIN并减少生长素运输,调节顶端优势和侧根形成,而SlAGL15调节ARF6/8以参与生长素相关信号(Li et al., 2019) 。在木瓜中,CpMADS1/3调节CpEIL1以参与乙烯信号转导(Ding et al., 2019) 。

表1 1-MCP不同处理下TFs的分布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2
ATAC-seq和RNA-seq的联合分析

根据该物种的GFF注释信息,给1-MCP不同处理中的染色质差异可及性注释了最接近的关联基因。与对照组相比,1-MCP短期处理中有25个基因在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中都显示出差异(图4A)。与对照组相比,1-MCP长期处理有187个基因在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分析中都显示出差异(图4B)。此外,在1-MCP长期和短期比较结果中,有21个基因在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中都显示出差异(图4C)。在染色质可及性和转录组分析中都有差异的基因可能在木瓜果实成熟过程和1-MCP阻碍木瓜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4 1-MCP不同处理的木瓜果实样品中染色质可及性和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Venn图显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和DARs相关基因之间的重叠。黄色和绿色分别表示上调和下调的DEGs,粉色和蓝色分别表示上调和下调的DARs。

基于筛选的DEG与基因组的比对(NCBI:http://www.ncbi.nlm.nih.gov/;JGI:https://phytozome.JGI.doe.gov/pz/portal.html),与乙烯信号通路(CpEIL3CpERF113CpACS1)和生长素信号通路(CpWATCpSAUR32/50CpPINCpTIR1)和CpAGL18(MADS)相关的几个基因被选择用于RT-qPCR的进一步验证。在对照组中,CpACS1CpEIL3CpERF113CpSAUR32CpSAURL50CpTIR1CpAGL18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1天(DAT)增加,然后在6 DAT降低(图5)。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它们的表达水平,特别是在长期处理组。生长素相关基因PINWAT表现出相似的表达谱,表达随成熟而下降,但1-MCP长期处理后表达增强。这些基因表达水平与RT-qPCR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了这些表达数据的可靠性。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5 筛选的DEGs在1-MCP不同处理下的表达验证。RT-qPCR的结果绘制成直方图,使用RNA-seq数据中的FPKM值绘制相应的折线图。

此外,整合ATAC-seq和RNA-seq的基因组可视化图谱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短期处理抑制了CpAGL18CpSAUR32的表达和关联染色质的开放。与对照相比,在长期1-MCP处理下,CpACS1CpAGL18的表达和关联染色质的开放和减少,而在短期和长期1-MCP处理下,CpAGL18都受到影响(图6)。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6 整合ATAC-seq和RNA-seq的基因组可视化图谱显示受1-MCP影响的基因表达差异以及这些基因关联的染色质的可及性变化。红色和蓝色分别表示1-MCP处理和对照相比基因的表达差异,绿色和紫色分别表示1-MCP处理和对照相比基因关联的染色质可及性变化。

3
实验验证CpAGL18能够激活CpACS1CpSAUR32的转录

CpAGL18的表达谱表明其在木瓜果实成熟中的关键作用。在RNA-seq和ATAC-seq联合分析鉴定的关键DEG中,CpACS1CpSAUR32具有MADS结合位点的顺式作用元件。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pAGL18定位于细胞核和质膜。烟草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显示,CpAGL18的大部分荧光信号在细胞核中,一小部分在细胞膜中。相比之下,对照组的GFP荧光信号始终在整个细胞中检测到(图7A)。

进行酵母单杂交实验(Y1H)以评估CpAGL18蛋白与CpACS1CpSAUR32启动子区的结合活性。在酵母中未观察到CpACS1CpSAUR32的启动子活性。用重组CpAGL18 AD转化的Y1H报告菌株和含有CpACS1CpSAUR32启动子的酵母细胞在AbA选择培养基下生长良好,表明CpAGL18能与CpACS1CpSAUR2启动子结合(图7B)。此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鉴定CpACS1CpSAUR32的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当CpAGL18存在时,CpACS1CpSAUR32显示出比对照更高的LUC/REN。这些结果表明,CpAGL18显著诱导了CpACS1CpSAUR32的表达(图7C)。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7 检测CpAGL18与其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A)CpAGL1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B)Y1H显示CpAGL18与CpSAUR32CpACS1启动子相结合;(C)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CpACS1CpSAUR32的转录激活。

EMSA测定了CpAGL18在体外与CpACS1CpSAUR32的启动子直接相互作用。CpAGL18与CpACS1CpSAUR32的CarG box元件相互作用,导致迁移率的变化。增加突变片段并没有显著消除结合复合物,表明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体(IgG)相比,ChIP qPCR实验显示CpACS1CpSAUR32启动子区的AGL18抗体显著富集(图8B)。这些结果证实了CpAGL18与CpACS1CpSAUR32的启动子结合。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8 CpAGL18与其靶基因在体外和体内的相互作用。(A)EMSA分析表明,CpAGL18体外结合CpACS1CpSAUR32启动子中的MADS-box motif。将纯化的GST和CpAGL18 GST重组蛋白分别与CpACS1CpSAUR32启动子中的MADS-box探针混合。在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检测蛋白质-DNA复合物。-或+分别表示蛋白质或探针的缺失或存在。符号++表示未标记的野生型或突变体探针数量的增加;(B)ChIP-qPCR实验证实了CpAGL18蛋白与CpACS1和CpSAUR32的启动子的直接结合。显示了CpACS1CpSAUR32的启动子结构。黄色线表示CpAGL18的顺式作用元件。

1、ATAC-seq发现MADS转录因子参与木瓜果实成熟。

2、ATAC-seq和RNA-seq的联合分析显示CpAGL18和与生长素和乙烯相关的八个基因在果实成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3、体内和体外试验表明,CpAGL18结合并激活CpACS1CpSAUR32的表达,从而参与乙烯和生长素信号通路,并影响木瓜果实成熟过程的调控。

文献案例二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题目:核纤层样蛋白OsNMCP1与染色质重塑复合物OsSWI3C相互作用来调控染色质可及性从而调节抗旱性和根系生长

期刊:New Phytologist

发表时间:2020.2.18

影响因子:10.323

技术手段:亚细胞定位、RT-qPCR、WB、ATAC-seq、RNA-seq、Y2H、Co-IP、BiFC

该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核纤层样蛋白OsNMCP1与染色质重塑复合物OsSWI3C,通过ATAC-seq和RNA-seq联合分析OsNMCP1过表达转基因株系和OsSWI3C干扰转基因株系在干旱和正常条件下染色质的可及性和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从而揭示OsNMCP1和OsSWI3C调控干旱和根生长相关基因中的作用。这篇文章中其他实验都相对完整,但ATAC-seq和RNA-seq联合分析让文章提升了一个层次,非常值得想发高分文章的老师学习哦!想看组学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跳到结果4哦!

动物体内的核纤层蛋白参与重要的核功能,包括染色质组织、信号转导、基因调控和细胞分化。核组成蛋白(NMCPs)是植物中核纤层蛋白的类似物,但其调控功能仍不清楚(Stuurman et al., 1998; Dittmer et al., 2011)。在前期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干旱胁迫诱导了与NMCP1(植物中的候选核纤层蛋白类似物)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基因,研究人员将该基因命名为OsNMCP1LOC_Os01g56140)。因为植物中的核纤层样蛋白很少在抗旱环境中被报道,所以研究人员决定研究该基因在抗旱环境中的作用。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1
OsNMCP1是一种由干旱胁迫诱导的核纤层样核外周蛋白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亚细胞定位实验确定核纤层样蛋白OsNMCP1位于细胞核外周(图9a-l)。通过qRT-PCR分析表明,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干旱胁迫处理后,OsNMCP1转录水平在叶和根组织中都有所增加(图9m-n)。此外,OsNMCP1特异性抗体的蛋白质印迹分析(WB)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片和根组织中OsNMCP1蛋白水平也增加(图9o)。这些结果表明,OsNMCP1响应干旱胁迫和ABA。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9 OsNMCP1的亚核定位和表达谱。(a-f)对15天龄的Ubi:OsNMCP1:GFP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幼苗根进行处理,并用GFP抗体孵育,然后用Alexa Fluor 488结合的第二抗体染色。细胞用碘化丙啶(PI)复染,并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g-l)固定15天龄的对照(GFP)幼苗根,并与GFP抗体反应;(a,d,g,j)中绿色是抗GFP的荧光;(b,e,h,k)中红色是碘化丙啶(PI)的荧光,作为细胞骨架和细胞核定位marker;(m,n)在正常和干旱胁迫(脱水3h)或ABA(100μm,3h)处理条件下,叶片和根组织中OsNMCP1的表达水平;(o)在正常和干旱胁迫处理下,用叶和根组织进行OsNMCP1抗体的免疫印迹检测。考马斯亮蓝(CBB)染色和H3抗体分别是叶片和根组织的对照。NMCP:核基质组成蛋白;GFP:绿色荧光蛋白。

2
OsNMCP1正向调节水稻抗旱

为了研究OsNMCP1是否真的在调节水稻抗旱性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分别获得了OsNMCP1过表达(OE)转基因水稻(ZH11背景)的两个独立株系(OsNMCP1-OE-5和OsNMCP1-OE-8)以及两个等位基因T-DNA插入突变株系,osnmcp1-1(PFG_3A-60922,DJ背景)和osnmcp1-2(PFG_1C-01360.R,HY背景)。OsNMCP1OE在从干旱胁迫处理恢复后表现出比ZH11更高的存活率(图10c,e)。osnmcp1突变体对干旱胁迫处理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图10d),恢复后osnmcp1突变体的存活率低于DJ/HY(图10f)。三次重复实验均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OsNMCP1对水稻抗旱具有促进的作用。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0水稻苗期干旱胁迫处理下osnmcp1突变体植物和OsNMCP1OE植物的表型。(a)OsNMCP1在ZH11(Oryza sativa ssp.japonica)和两个独立系OsNMCP1OE中的qRT-PCR表达分析;(b)OsNMCP1基因结构示意图, osnmcp1-1osnmcp1-2突变体的T-DNA插入和基因分型。ATG,起始密码子;TAA,终止密码子;PFG,T-DNA插入载体;F和R、正向和反向基因组引物;(c)ZH11和OsNMCP1OE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和苗期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表现;(d)野生型水稻Dongjing(DJ)或Huayoung(HY)(O.sativa ssp.japonica)以及osnmcp1-1osnmcp1-2突变体系在正常生长条件和苗期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表现;(e)ZH11和OsNMCP1OE植物在干旱胁迫处理补水后的存活率比较;(f)干旱胁迫处理补水后DJ/HY和osnmcp1突变体植物的存活率比较。误差棒表示三个重复的SD值。Bar,10cm。统计显著性由 T检验确定:**,P<0.01。

由于没有观察到野生型和转基因植物离体叶片的失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人员检测了正常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成熟阶段植株的根的最大根长和根体积。OsNMCP1OE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比ZH11具有更长的根长和更大的根体积,并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差异更显著(图11c,e,f)。在正常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与DJ/HY相比,osnmcp1突变体显示出明显更短的根长和更小的根体积(图11d,g,h)。这些结果共同表明,OsNMCP1在调节抗旱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可能部分归因于根系生长的增加。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1 OsNMCP1OE水稻(Oryza sativa)株系和osnmcp1突变体株系在生殖阶段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表型。(a)ZH11和OsNMCP1OE株系在正常生长(N)和干旱胁迫处理(D)条件下在PVC管中繁殖阶段的表现;(b)Dongjing(DJ)和Huayoung(HY)品种和osnmcp1突变体株系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的表现以及在PVC管中繁殖阶段的干旱胁迫处理;(c)(a)中N和D条件下ZH11和OsNMCP1OE株系的根表型;(d)(b)中正常生长和干旱胁迫条件下DJ/HY和osnmcp1突变体株系的根表型;(e,f)N和D条件下ZH11和OsNMCP1OE株系的根长和根体积;(g,h)N和D条件下野生型和osnmcp1突变体植物的根长和根体积。误差棒表示三个重复的SD值。Bar,10cm。统计显著性由 T检验确定:**,P<0.01;*,P<0.05。

3
OsNMCP1调节根系生长

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苗期的根系表型。与相应的WT相比,OsNMCP1OE系具有更长的主根长度(图12a),而osnmcp1突变体显示出缩短的主根长(图12b)。通过qRT-PCR分析了OsNMCP1转录水平,包括分生组织(距根尖1-2mm)、伸长(2-6mm)和成熟(≥6mm)区域以及根冠(≤1mm)(图12c)。在伸长区检测到最高的OsNMCP1表达水平,随后是分生组织区,而在成熟区和根冠中则降低(图12d)。为了确认OsNMCP1OE和osnmcp1突变体根中的细胞分裂是否受到影响,使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对植物根系进行染色。与WT相比,OsNMCP1OE中的EdU信号明显增加,但在osnmcp1突变体中则降低(图12e)。这些数据表明OsNMCP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分裂来调节根系生长。因为生长素控制根分生组织的大小和细胞分裂的程度,研究人员测量了OsNMCP1-OE-5和osnmcp1-1根中的游离IAA浓度。数据显示,与相应的WT相比,OsNMCP1-OE-5中IAA增加,但osnmcp1-1突变体中IAA减少(图12f)。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2 OsNMCP1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和细胞分裂速率。(a)ZH11和OsNMCP1OE植物的两个独立品系的主根长表型和统计;(b)Dongjing(DJ)和Huayoung(HY)品种以及osnmcp1-1osnmcp1-2突变体株系的主根长表型和统计;(c)基本根尖结构。MaZ(成熟区)、EZ(延伸区)、MeZ(分生区)、RCZ(根冠区);(d)用qRT-PCR分析不同根尖区OsNMCP1的表达水平;(e)OsNMCP1OE、osnmcp1突变体和相应野生型(WT)植物的7天龄幼苗根分生组织中Edu标记细胞的纵向视图;(f)OsNMCP1-OE-5、osnmcp1-1突变体和相应WT植物根的内源生长素浓度(ng/g)的统计。误差棒表示三个重复的SD值。Bar,10cm。统计显著性由 T检验确定:**,P<0.01。

4
OsNMCP1通过改变染色质可及性调节根生长和抗旱

为了检测OsNMCP1是否参与与染色质状态相关的基因表达调节,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使用ATAC-seq和RNA-seq对OsNMCP1-OE-5和ZH11植物的根组织对进行了联合分析。与两种条件下的ZH11相比,TSS附近OsNMCP1OE株系测序reads显著富集(图13a)。根据peak曲线图,在OsNMCP1OE株系中,上调DARs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邻基因的TSS周围,而下调的DAR分布没有明显的模式(图13b),表明OsNMCP1OE染色质可及性的增加主要发生在TSS区域。此外,在正常(8791 vs 1524)和干旱(12742 vs 2511)条件下,上调DARs的数量明显大于下调DARs的数量(图13c)。

此外,上调DARs的基因组分布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启动子富集模式,其中>65%的peak在启动子区域(TSS的-3500至+100 bp区域)(图13c)。这些结果表明OsNMCP1可能主要作为染色质可及性的正调节蛋白,并通过提高其启动子区的可及性来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3 OsNMCP1过表达改变了水稻染色质的可及性。(a)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OsNMCP1-OE与ZH11的ATAC-seq相对覆盖率曲线。上面的线图指注释基因的基因组区域的OsNMCP1-OE标准化reads的相对分布频率。下面的热图表明注释基因的-3000bp至+3000bp基因组区域中的相对reads覆盖率;(b)peak曲线图显示了与ZH11相比OsNMCP1-OE上调或下调DARs在所有注释基因的基因组区域的分布,红色表示上调DARs,蓝色表示下调DARs;(c)DARs的基因组区域分布比例。上面条形图显示了OsNMCP1-OE上调DARs的基因组分布区域的比例(仅考虑DARs最近基因的特征)。下面小提琴图中的log2(Accessibility Fold Change)说明了每个基因组分布区域中DARs的丰度。

为了证实这一假设,对用于ATAC-seq的相同植物样本进行了RNA-seq分析,以评估染色质的这些变化是否与相邻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关。整合分析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DAGs与上调DEGs的重叠部分,分别发现362和619个相同基因,占上调DEGs总数的49.93%和20.35%(图14a)。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定义为正常(N)和干旱(D)条件下的启动子可及性和表达增加基因(Promoter-accessibility and expression increased genes,PEIGs),即NPEIGs和DPEIGs(图14a)。对PEIGs和DEGs的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都与应激反应功能相关(图14b),这与OsNMCP1在抗旱性中的作用有关。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4(a)ATAC-seq和RNA-seq中相同基因的图解。Venn图显示了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上调DAGs和RNA-seq中上调的DEGs的重叠基因(NPEIGs和DPEIGs)。基于其差异表达基因的log2(Fold Change) 和log10(q-value),火山图显示在两种条件下OsNMCP1-OE株系的上调DEGs中PEIG的分布;(b)DEGs(PEIG除外)、NPEIGs和DPEIGs的GO富集分析。热图颜色深浅表示校正后的p-value(FDR),白色表示没有GO term显著富集;(c)OsNMCP1部分下游调控基因的标准化读取密度视图。显示出差异染色质可及性区域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PEIGs数据集,都在“转录调节”GO term中富集。而DEGs不在“转录调节”GO term中富集。进一步研究了PEIGs的组成,发现17.4%的NPEIG和7.9%的DPEIG都编码转录因子(TF),这是除了未鉴定的蛋白质之外的最大类别,包括SNAC1OsbZIP23(图14a,c)。这些结果表明OsNMCP1可能调节与干旱反应和根系生长相关的基因。

5
OsNMCP1与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OsSWI3C互作

据报道,染色质重塑因子(CHR)AtSWI3B可以接触核基质(Sarnowski et al., 2002)。考虑到OsNMCP1过表达对染色质可及性的影响,进行酵母双杂交(Y2H)分析以确定OsNMCP1是否与染色质重塑复合物(CRC)的任何同源成分相互作用,包括水稻中的OsSWI3A、OsSWI3B、OsSWI3C、OsSWI3D和OsSWI3E。结果表明,OsNMCP1仅与OsSWI3C相互作用(LOC_Os11g08080)(图15a)。为了进一步证实OsNMCP1和OsSWI3C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水稻原生质体进行了BiFC和Co-IP测定,结果都证明OsNMCP1可以直接与水稻中的OsSWI3C相互作用(图15b,c)。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5 OsNMCP1与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OsSWI3C相互作用。(a)通过酵母双杂交试验检测OsNMCP1和OsSWI3C之间的相互作用;(b)通过BiFC测定确认水稻原生质体中OsNMCP1和OsSWI3C相互作用。图片展示了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的代表性细胞。水稻原生质体中SWI3C:YN和NMCP1:YC相互作用的检测显示为黄色信号。青色信号是核定位蛋白Ghd7:CFP。Bars, 10 μm;(c)在水稻原生质体中通过Co-IP测定确认OsNMCP1和OsSWI3C相互作用。

6
OsSWI3C负调控水稻抗旱性

为了评估OsSWI3C是否也参与抗旱,构建OsSWI3C过表达(3C-OE)和RNA干扰(3C-RNAi)转基因株系,测试了OsSWI3COE、OsSWI3CRNAi以及ZH11植物在苗期的抗旱性。从干旱胁迫处理中恢复后,OsSWI3COE和OsSWI3C -RNAi系分别显示出比ZH11显著更低和更高的存活率,表明OsSWI3C在抗旱性中发挥了负面作用(图16a-c)。免疫荧光染色(IF)表明在正常条件和ABA处理条件下,OsSWI3C分布在核内,斑点分布在核质中能观察到,但是在核仁中观察不到。这些结果表明OsSWI3C是核蛋白并且负调控干旱胁迫。

据报道,CRC通过改变染色质可及性参与转录调节。因为OsSWI3CRNAi植物表现出更强的抗旱性,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OsSWI3C的抑制是否影响OsNMCP1OE中基因的染色质可及性。将OsSWI3C-RNAi的ATAC-seq结果与OsNMCP1OE的ATAC-seq结果进行对比,在干旱胁迫下OsNMCP1OE的上调基因与OsSWI3C-RNAi高度相似,在TSS区域强烈富集(图16d)。但是正常条件下生长的样本,OsSWI3C-RNAi株系在TSS区域分布显著性降低(图16d)。对比OsSWI3C-RNAi和OsNMCP1-OE株系的结果,显示它们有544个相同基因(CoPEIGs),占DPEIGs的87.88%,表明OsNMCP1和OsSWI3C的共调控(图16e)。从水稻表达数据库中提取与这些TFs相关系数大于0.7的RNA-seq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884个和726个共表达相关基因(图16f)。这些结果表明OsNMCP1与OsSWI3C在干旱胁迫下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共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6 OsSWI3C对水稻抗旱性和染色质可及性的影响。(a)ZH11 vs OsSWI3C-OE和ZH11 vs OsSWI3C -RNAi植物在干旱胁迫处理恢复前后的苗期表型。图中写出了每个试验的干旱处理和恢复时间;(b)ZH11和两个独立的OsSWI3C-OE株系或两个独立OsSWI3C-RNAi株系中OsSWI3C的qRT-PCR表达分析;(c)(a)中处理后ZH11和OsSWI3C-OE或OsSWI3C –RNAi植物的存活率。3C-OE:OsSWI3C过表达植物;3C-RNAi:OsSWI3C RNA干扰植物;(d)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基于OsNMCP1-OE株系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ATAC-seq分析OsNMCP1-OE或OsSWI3C-RNAivs ZH11的读取覆盖率图谱。上面的线图显示了OsNMCP1-OE和OsSWI3C-RNAi的相对分布频率,它们沿着OsNMCP1-OE上调的DEGs的基因组区域进行了归一化读取。下面热图表明每个OsNMCP1-OE上调DEG的基因组区域中的相对读数覆盖率;(e)Venn图显示了在干旱条件下OsNMCP1-OE中DPEIGs以及OsSWI3C-RNAi中启动子可及性上调的差异可及性基因(DAGs)的共享基因;(f)干旱胁迫条件下CoPEIG和OsNMCP1-OE株系DEGs中转录因子(TF)基因的共表达关系。橙色、红色和蓝色轴分别表示CoPEIG、上调的DEGs和下调的DEGs。

1、OsNMCP1定位于细胞核外周并调节染色质的可及性。

2、OsSWI3C在OsNMCP1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3、调控模式: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亚基OsSWI3C被招募来改变核小体的结构,抑制染色质的开放,导致与根生长和抗旱相关基因的沉默。干旱胁迫诱导OsNMCP1蛋白表达,OsNMCP1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导致更多的核纤层样核外周蛋白OsNMCP1与OsSWI3C“相遇”,并与OsSWI3C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使SWI/SNF复合物释放OsSWI3C分子,从而增加了与根生长和抗旱相关基因中的染色质开放程度,从而导致这些基因表达上调。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图17 OsNMCP1和OsSWI3C在水稻(Oryza sativa)根系生长和干旱响应过程中,可能的基因调控工作模型。

小远叨叨
 小远分享的两篇文献中,主要是有关ATAC-seq在染色质可及性图谱的绘制、重要转录因子的鉴定、启动子区域的识别以及寻找转录因子调控靶基因等方面的应用,篇幅有限,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在接下来的推文中小远会跟大家分享更多有关ATAC-seq在植物中的应用。ATAC-seq作为图谱型研究最好结合转录组测序,对重要的转录因子和其调控的靶基因进行功能验证以及核酸-蛋白互作验证,可以让实验数据更加丰满和实验思路更加严谨。我司可以提供涉及表观组学,分子生物学功能验证、核酸-蛋白互作验证等全套服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致电详询哦!

References:

Cai J, Wu Z, Song Z, et al. 2022. ATAC-seq and RNA-seq reveal the role of AGL18 in regulating fruit ripening via ethylene-auxin crosstalk in papaya.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191.

Petrasek J, Friml J. 2009. Auxin transport routes in plant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136:2675-2688.

Sivakumar D, Wall MM. 2013. Papaya Fruit Quality Management during the Postharvest Supply Chain. 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 29:24-48.

Tian Y, Lu Xy. 2006.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ethylene signal transduction.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2:487-491.

Stuurman N, Heins S, Aebi U. 1998. Nuclear lamins: their structure, assembly, and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 122: 42–66.

Dittmer TA, Misteli T. 2011. The lamin protein family. Genome Biology 12: 222.

Yang J, Chang Y, Qin Y, et al. 2020. A lamin-like protein OsNMCP1 regulates drought resistance and root growth through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modul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a chromatin remodeller OsSWI3C in rice. New Phytol 227:65-83.

Sarnowski TJ, Swiezewski S, Pawlikowska K, Kaczanowski S, Jerzmanowski A. 2002. AtSWI3B, an Arabidopsis homolog of SWI3, a core subunit of yeast Swi/Snf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 interacts with FCA, a regulator of flowering time.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0: 3412–3421.

Clapier CR, Cairns BR. 2009. The biology of 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es.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78: 273–304.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工具——ATAC-seq(二)》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