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一种餐桌上少不了的食材。蒜香虽然开胃,吃完大蒜后经久不散的气味,却让人“难以启齿”。
大蒜的刺激性气味,其实是它作为植物的一种防御机制。
当大蒜被切开、碾碎,细胞被破坏,大蒜中的蒜氨酸和蒜氨酸酶“汇合”,就会产生大蒜素。
进入口腔后,大蒜素继续分解成多种化合物。最难闻的是一种被称为甲基烯丙基硫醚的硫化物,它会在口腔中经久不散。
研究人员分析发现,甲基烯丙基硫醚还出现在尿液里,表明它一定经过了肾脏;它进入肺部,与二氧化碳一起被排出;它跟随血液循环系统,覆盖全身。
总之,大蒜的味道之所以会残留那么久,是因为这种味道并不是来自口腔。
即使刷过牙,只要身体还在消化大蒜,味道就会持续萦绕全身。研究发现,一瓣蒜产生的“蒜味”,一般需要16个小时以上才能被完全代谢。
为了探索如何摆脱“蒜味”,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课题组曾专门进行了一项研究。
经过对比测试发现,含有酚类化合物的食物有除蒜味的作用。
这些食物能除蒜臭,因为其中的多酚可分解大蒜中散发臭味的硫化物,不过只能在和大蒜一起吃时才能发挥功效。
茶叶中也含有多酚,且茶水具有冲刷口腔的作用。饭前或吃饭时喝绿茶,也有助于减轻蒜味。
研究发现,牛奶可以降低导致大蒜特殊味道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吃大蒜的同时或之前饮用牛奶,消除蒜臭的效果更好;全脂牛奶比脱脂牛奶效果更好。
吃蒜后嚼几粒生花生,花生仁中的蛋白质可以有效去除蒜味。核桃仁、杏仁等富含蛋白质的坚果也有类似的功效。
大蒜极具个性,却能和很多食物默契合作。营养专家推荐7种健康吃法,教你做个“吃蒜达人”。
大蒜素具有保健作用。最好把大蒜捣碎,先放10~15分钟,这样有利于大蒜素的生成。
一般人群每天食用1~2瓣大蒜即可,食用过多可能刺激胃肠道,甚至造成胃炎。有胃溃疡、肝病、眼病的患者,要尽量少吃大蒜。
腊八蒜、糖醋蒜等腌制大蒜,保留了大蒜中的绝大多数矿物质成分,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蒜的辣味,有解腻和促消化的作用。
先把大蒜煸香,再放入其他食材翻炒,然后加水炖煮。炖煮之后大蒜素被分解,口感不辣。
大蒜素非常“怕热”,遇到高温,杀菌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油温过高也会令蒜茸焦煳,影响成菜质量。
用大蒜炝锅时,油温不宜过高,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将大蒜拍碎后放入锅中,喜食甜的可加入少许糖。糖对大蒜素有保护作用,能减少高温对大蒜素的破坏。
剥开发芽的大蒜,可以看到中间的绿色嫩苗。嫩苗从蒜瓣中长出来之后,就是蒜苗。
吃不惯大蒜瓣的人可以直接食用蒜苗,蒜苗的维生素含量超过大蒜瓣,也有一定的杀菌能力。
经过发酵制成黑蒜后,大蒜的水分会降低50%左右,糖分和氨基酸增加,B族维生素含量上升,甜味增强,且没有辛辣味。
不过,黑蒜并没有“降三高、提高免疫力”等神奇作用。
和白皮蒜相比,紫皮蒜口感更辛辣,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