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已至,而高温没有丝毫消停。除了备受烤验,全国多地的湿度还较头伏明显提升,闷热之余,最大的感受就是烦躁。
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气象情绪效应”,指人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连日来的高温让不少人心生无名火,甚至还可能拖累身体健康。
西班牙一项新研究显示,高温天气下,因精神健康问题到急诊科就诊的人数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20%。
如果没有及时科学地补充水分,人们犯错误的几率与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8克/升的人犯错误几率相当。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心理学博士瓦伦丁·马丁内斯·奥特罗表示:
对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病症的人来说,高温会产生巨大压力,他们的情绪波动更大。
科学界多年来一直试图解释这种不良情绪的原因。研究显示,高温会改变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和平衡,这些神经递质与情绪有关。
连续的高温,还会导致生理和行为适应策略受损。
持续高温让心情烦躁,严重者甚至会“情绪中暑”而导致行为失控,容易与人发生摩擦或争执。
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连续高温闷热天气,将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夏季雨后的高温高湿,让人在生理上难以忍受的同时导致情绪也更易爆发。
温湿度过高会让人注意力下降、焦躁而难以集中精力,这也是闷热天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等,不少人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
恶劣天气会对人认知、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但不是每个人都会中招。比如情绪中暑,就倾向于招惹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的人。
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也不要在封闭的空调房里待太久。清晨和夜里室外气温相对低时,注意打开门窗通风。
音乐能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让人感到快乐,还能唤起美好记忆。
白噪音(如雨滴淅沥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粉红噪音(瀑布声、小雨声),都能让人安心,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无论是因为工作还是娱乐,都不该牺牲休息时间,也不要透支时间,这会影响后续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节奏,无形中为自己增加压力,积累负面情绪。
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尽量少喝凉水或冰镇饮料。大量出汗,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糖水或运动饮料。
最简单的冥想方法,可以从深呼吸开始。冥想可以让人平静,察觉到内在情绪变化,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
不要让自己处于紧绷、易激惹的状态。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中,身边绿树摇曳、飞泉漱玉等。
那些无法将负面情绪通过倾诉等方式合理释放的人,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失控。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痛苦和纠结来源于对事物的看法,大家应该调整心态,找到真正的压力源并解决问题。▲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