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以来,H5N1毒株已在数十个国家造成了近3000起家禽感染。为遏制疫情传播,已有逾7700万只禽类遭到扑杀,鸡在感染该病毒后几乎肯定会出现重症或死亡。另有40万只非家禽鸟类(如野禽)在2600起感染中死亡——这个数字是上一次大规模感染(2016-2017年)报告的两倍之多。
研究人员表示,该病毒在野禽中的传播速度似乎比之前更快了,让疫情变得很难控制。野禽能把这种病毒带到世界各地,它们的迁徙模式决定了这种病毒会在何时扩散到哪里。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地区可能会继续出现大面积感染,南美和澳大利亚这些还没受到影响的洲也会开始有零星病例出现。
2014年,H5的一个新的高致病性分支——2.3.4.4——出现了,并开始在不致死的情况下感染野禽。这让该病毒首次扩散到了北美。这个分支后来成了主导全球疫情(包括当前疫情)的流行株。
该病毒对某些野禽的致病性比对其他野禽的致病性更重。举例来说,一些受到感染的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毫无症状;而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白颊黑雁(Branta leucopsis)去年末约有10%的繁殖种群死于该病毒,今年初希腊的几百只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也在染病后死亡。野生动物研究员正在尝试理解为何这种病毒对不同物种的影响存在差异。Ramey说,他们尤其关注该病毒对种群规模较小或是地理活动范围有限的易感鸟类的影响,以及对特别容易受到感染的鸟类的危害,如美洲鹤(Grus americana)和帝雁(Anser canagicus)。
Ramey还表示,目前诊断出和报告的病例只是野禽中的一部分。进一步监测或许能揭示出真正的野禽死亡规模,他说。
Hamilton认为,考虑到野禽规模,监测野禽的疾病需要动用大量资源,困难也不小。他建议把监测重点放在那些更容易出现病毒的地区,比如一些常用的候鸟迁徙路线或是繁殖区。
针对家禽的高效疫苗加上养殖基地鸟类数量的减少,或许能帮助遏制病毒的传播,悉尼大学野禽病毒学家Michelle Wille说。家禽养殖业可以限制养殖基地的进入门槛、保护他们的水资源、减少家禽和野禽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方式进一步保障生物安全性。
虽然扑杀家禽可以阻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扩散,但研究人员指出,人类不应通过伤害野禽的方式来减轻疫病威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兽医流行病学家Lina Awada说,捕杀野禽的防疫手段并不管用,因为野禽数量巨大,活动范围很广。她认为这种做法反而会加重问题,因为它会干扰野禽的活动和行为,帮助病毒传得更远。
Wille说:“这和我们不应为了消灭冠状病毒去射杀蝙蝠是一个道理,杀害野禽并不是解决办法。”
研究人员认为需要从全盘着想,充分考虑禽流感在野禽、家禽和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公共卫生研究员和动物卫生组织之间的合作也是及时发现向人群外溢事件的关键。Wille说:“如果我们能在家禽中控制住它,我们就能在人群中控制住它,那么也就能在野禽中控制住它。”
文章来源:Nature Portfolio